-凯发k8娱乐

欣赏跑马岭的报春红杏,漫步古诗词里的杏花村

2021-04-06 00:30:12 浏览量:48 责任编辑:e23

杏花作为春天的使者,在中国,一直以杏象征幸福。因为杏与“幸”谐音,表示“有幸”,古代以杏花为贵。

杏花的花语

娇羞、疑惑、少女的慕情

杏花是二月的当令之花

故二月也叫杏月

二月的杏花

唤起人们对春天的渴望

宋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万口传诵:“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为报春的使者,“一枝红杏”的 “出墙”之美,预示着一切美好的、向上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的。
其实杏花也是酒的使者,杜牧的《清明》中写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描写杏花的诗词里,除了上面两首经典古诗之外,还有两句尤为脍炙人口,一句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另外一句就是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了。
随着诗句的变换,我们仿佛就漫步在这杏雨柳风交织的迷蒙春色里,整个世界都融化在了斜风细雨的烟霭中。让我们一边欣赏跑马岭的报春红杏,一边漫步在古诗词里的杏花村,细细体味这番缱锩春意。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风入松·寄柯敬仲

宋 · 虞集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

宋·晏几道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

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

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杏花

唐·温庭筠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杏花

唐·吴融

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软非因醉都无力,凝不成歌亦自愁。

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

裴回尽日难成别,更待黄昏对酒楼。

杏花

唐·郑谷

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

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

香属登龙客,烟笼宿蝶枝。

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

思帝乡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古代诗人中,王安石对杏花情有独钟。他的《北陂杏花》就是其代表: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温庭筠宿于旅途驿馆,清晨乍醒,孤灯荧荧,诗人梦魂萦绕于远隔天涯的“楚国”,思乡之情昭然:

香灯伴残梦,楚园在天涯。

月落子规啼,满庭山杏花。

(《碧涧驿晓思》)

唐朝诗人高蟾的《上高侍郎》
诗曰:“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杏花是中国教育的象征,教育界有“杏坛”之称。
杏还是美丽的代名词,我国常用杏脸桃腮形容女子容貌美丽。而在传统的相学中,杏眼往往给人以明眸善睐、温润有神之感。
杏林还是医学的象征。我们常用“杏林”来代指医生。“杏林”是中医的代名词,而杏花则被人们誉为“中医之花”。
还等什么呢?这个春天,唯杏花与诗词不可辜负!山下杏花已开尽,跑马岭红杏始盛开,欢迎您与爱人,亲人,大宝小宝,新老朋友一起来跑马岭共赏“幸福花”!